突破作战基地防线的核心在于情报收集、舰队配置、战术执行和资源管理四方面的协同。情报收集是首要步骤,通过扫描功能全面分析敌方基地布局,包括防御设施类型、火力分布以及周边援军动向。扫描需要消耗探测器,因此需合理规划使用频率。了解敌方弱点后,才能针对性配置舰队,避免盲目进攻导致的资源浪费。情报的准确性直接决定后续战术的成败,因此这一环节不可省略或敷衍。
舰队配置需根据情报结果优化,优先选择能克制敌方防御设施的舰船和指挥官。不同舰船的战斗方式和技能差异显著,例如针对防空薄弱的基地可增加战机比例,而面对高护甲目标则需配备鱼雷或导弹舰船。指挥官的选择同样关键,防御型指挥官适合持久战,攻击型指挥官则能提升爆发伤害。舰队编组时需注意前后排搭配,前排承受伤害,后排输出火力,避免将所有高价值舰船集中在前线。技术值的合理分配也能显著提升舰队战斗力,优先强化主武器的冷却时间和伤害属性。
战术执行阶段需采用分阶段推进策略,避免一次性投入全部兵力。优先摧毁敌方外围防御设施,削弱整体火力后再集中攻击核心区域。战斗中灵活使用道具和天赋技能,例如临时提升攻击力或机动性的增益效果,关键时刻扭转战局。分散攻击能迫使敌方防御系统顾此失彼,而逐个击破则能减少己方损耗。若遭遇强烈反击,及时撤退保留实力比硬拼更明智,修整后重新调整战术再进攻。
资源管理贯穿整个作战过程,确保舰队维修和补给的连续性。进攻前储备足够的金属和晶体用于舰船生产,重氢则用于维持高消耗技能。工程舰的采集效率需通过升级蓝图提升,优先强化仓库容量和采集速度。战后及时回收残骸资源,并利用前哨站对接矿区以稳定供给。资源调配不当会导致战术中断,甚至陷入被动防守的困境。